精华书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现代都市 >拒绝校花,我的深情你不配 > 第39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?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
第39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?只是当时已惘然。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进屋落座之后,李宗程发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不是愁眉苦脸地坐在位上一言不发,就是前后几人在互诉这场考试的出人意料。

总之就是,气氛十分焦灼。

这才是青春该有的味道!

李宗程满脸轻松地,等待着试卷的到来,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试试自己最近发奋的成果了!

以28岁的知识储备,来考18岁的高考,还有比这更令人兴奋的事么?

没过多久,一个满头白发,但发量惊人,梳着大背头的老师抱着一个档案袋如约而至。

居然还是自己最讨厌的教导主任尹察监考自己?

平日里他就隔三差五的喜欢挑李宗程的毛病,就是看不惯李宗程天天费心思追女生的样子。

不过现在的李宗程,对于尹察倒是不怎么反感了,因为他同样讨厌过去那个舔狗自己。

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,现在看到尹察这张老气横秋的脸,竟还有几分顺眼了。

“看什么看?好好准备大题!这一次你要还考不好,陈老师也保不住你!”

见李宗程盯着自己的脸上一直看,尹察感到有些不适,吓唬了他几句后就准备打开试卷袋。

试卷发下来之后,李宗程大致浏览了一遍题目。

首先是选择题,简单到不能再简单。

无非是考察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错别字、成语词语含义的考察,还有基本的语言逻辑。

这些对于李宗程这个在政府部门专门负责写材料的人来说,简直不要太小儿科。

阅读理解跟作文,对于斩下千军万马,走过行测申论独木桥的李宗程来说,也如同砍瓜切菜,只是这1000字的作文格子,有些不够他发挥。

唯一让李宗程感到稍微需要动脑的,就是古诗和文言文题。

这曾经是李宗程语文上最大的弱项,但多拥有了10年阅历,再看这些高中古诗词,少年的心里早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就比如试卷上,这道李商隐的《锦瑟》:

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

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

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

此情可待成追忆?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
如果是当年的李宗程读到这首诗,只会觉得词句非常优美,要说其中表达的情感?

李宗程只能憋出“伤感“”这一个词,随后在强行围绕着这个主题,用老师提供的模板来答题。

前世,李宗程在短视频上无意间看到过李商隐的个人经历:

大致就是李商隐天资聪颖,文思锐敏,二十出头考中进士,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被刷下,从此怀才不遇。在“牛李党争”左右为难,两方猜疑,屡遭排斥,大志难伸。中年丧妻,又因写诗抒怀,遭人贬斥。

关于此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“锦瑟”的侍女的爱情诗;有人说是睹物思人,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;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、怨、清、和四种声情相合,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;有人认为是爱国之篇,有影射政治之意;有人认为是自伤身世、自比文才之论,还有人认为是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。大体而言,以“悼亡”和“自伤”说者为多。

而《锦瑟》一诗约是作于李商隐晚年,这让李宗程一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。

于是在最后“请就全诗你最喜欢的部分,进行赏析”一题,李宗程提笔便写道:

这人生的悲欢离合之情,岂待今时此刻来追忆?只是当时已经迷失了自己,心中却是早已无限惘然……

一个“已”字,道尽了诗人多少的追思哀愁,与无奈之情……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